朱镕基答記者問 “我不是改革旗手” 2000年9月21日 接受日本經(jīng)濟學*宮崎勇和NHK主持人*谷裕子采訪 *谷裕子:總理即將到訪的日本正在積*進行改革。聽說朱總理是中*的改革旗手,很好地推動著中*的改革。在你就任總理以來的兩年半時間里,你感到改革的*大障礙是什么? 朱镕基:我絕對不敢稱自己是改革的旗手。這個旗手應該是鄧小平先生,他是中*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。我在經(jīng)濟改革中所做的工作,是在以江澤民主席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做*些具體的工作。 宮崎勇:在日本,人們經(jīng)常說總理大臣是孤獨的。朱镕基先生,你在做工作時是否有時感到只有自己在辛苦地工作,也感到痛苦或孤獨? 朱镕基:我*點也不感到孤獨,找我的人太多了。每天要看無數(shù)的人民來信,每天有無數(shù)的人打電話要來見我,我不能全看,也不能都見。我*年所批出去的文件包括人民來信接近*萬件。差不多每天都有人,在我的辦公室等著我*個*個地見他們。所以,我只有在我八小時睡眠的時候才感到是真正的孤獨。 *谷裕子:朱總理,如果改革開放的設計師、你剛才稱之為改革旗手的已故*高領導人鄧小平先生在此,你覺得他會稱贊你嗎? 朱镕基:按照他的性格,也許會批評我,認為我做得不夠。 *谷裕子:是嗎?批評你做得還不夠? 朱镕基:Yes(是的)。 *谷裕子:那是指改革的速度嗎?還是指人們意識的轉(zhuǎn)變還不夠? 朱镕基:我想,你對于鄧小平先生的思想了解得很深刻,他要批評我的就是你剛才講的那兩個方面。 *谷裕子:是嗎?是嗎? 朱镕基:他總是希望搞得快*點。 不得不回應的提問 1993年5月6日 接受德*《商報》記者柴德立茲采訪 記者:我并不期望中*領導人像美*總統(tǒng)里根那樣脫去襯衣,在熒屏上展示自己的健康狀況。但是,有傳聞稱李鵬總理因心臟病突發(fā)住院,因此我想在提問之前,請你談談對李鵬先生健康狀況的看法。 朱镕基:謝謝你的關心。我可以告訴你,李鵬總理正在康復。事實上,我?guī)缀跖c他同時得了感冒。因此我也不想顯示自己身體很好,我也感冒了?赡苁且驗*近北京天氣變化太大,忽冷忽熱的。如果醫(yī)生建議我休息,我也很樂意,但是我還得坐在這里接受這次采訪。今天上午,我已經(jīng)說了近兩個半小時的話,現(xiàn)在嗓子還很難受。 1999年4月2日 接受美*《華爾街日報》發(fā)行人康比德夫婦采訪 記者:好像你有段時間是被劃為了“右派”,而且很顯然,因此你大概是受了將近20年苦。你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們,或者是通過我們告訴*下美*的人民,這段時間里你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?而且,非常重要的是,你認為這*段經(jīng)歷對當今的中*政府將會發(fā)揮什么樣的影響? 朱镕基:我現(xiàn)在不想、不愿意,也沒有必要再講我那段不愉快的經(jīng)歷。 記者:我已經(jīng)看到了相關報道,我們只是想再試*次,希望能得到*點有價值的信息。 朱镕基:我可以再補充*句:那段時間對于我雖然是*個痛苦的經(jīng)歷,但是對我也是有益的經(jīng)歷,使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,接觸了更廣闊的層面,社會的層面。至于今天說起來,我們黨和政府已經(jīng)充分地吸取了那個教訓。 記者: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,那段經(jīng)歷使你變得更能容忍不同的觀點,而且使你的觀點也變得多樣化了? 朱镕基:也許是這樣的。 關于民主政治與人權 1999年4月9日 接受美*公共廣播電視公司(PBS)記者萊雷爾采訪 記者:有具體事件顯示,中*公民因為試圖組織政黨,因為用因特網(wǎng)表達對政府的反對,或試圖進行宗教活動而被逮捕。而且,那些事件在美*這里被非常詳細地報道。你對此是否了解? 朱镕基:我當然了解這個情況,但我認為這些事件被*大地夸大了。昨天,我會見了四位美*宗教領袖,我們談到宗教信仰自由問題。他們向我指出,天主教和*些基督教派在中*發(fā)展了*兩個世紀,然而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*成立時只有80萬教徒,而現(xiàn)在增加到1000萬。中*近20年來共印刷了《圣經(jīng)》2000萬本。如果沒有宗教信仰自由,這*切又怎么可能發(fā)生呢? 1999年4月13日 接受美*CNN記者伍德拉夫采訪 記者:不久就是北京民主示威10周年了。你在離京前夕接受《華爾街日報》采訪時說:“這些事情,我們都不希望它們再發(fā)生。”你這么說是什么意思?
朱镕基:你說的是1989年“六四”事件吧。在中*,我們對此已經(jīng)作出了非常明確的結論。直到今天,我們沒有改變這個結論。但是我確信,這種事情不會再發(fā)生了。因為我們現(xiàn)在有了這方面的經(jīng)驗。 記者:中*對民主有什么害怕的嗎? 朱镕基:我為民主奮斗了*輩子,因此,我覺得民主沒有什么可怕的。我們要民主,我們也要法制,所以,在要求民主時不能違法。民主與法制應該同時發(fā)展。1989年發(fā)生的那場政治風波是因為他們要民主,不要法制。當然,我現(xiàn)在還不能說他們要的民主是不是真正的民主,或者他們要的是什么形式的民主。 機智應對流露幽默 2000年9月21日 接受韓*中央日報社會長洪錫炫采訪 記者:*近在中*,韓*的電影、電視劇和*些演唱小組很受歡迎,有人稱之為“韓流”。不知總理是否看過韓*電影?是否聽過韓*歌曲? 朱镕基:由于時間有限,我連中*電影看得都不多,韓*電影也看得不多。我覺得不應該叫“韓流”,這容易讓人想起“寒流”,應該叫“韓熱”。 2000年9月21臼 接受日本經(jīng)濟學*宮崎勇采訪 宮崎勇:對不起,這是關于你個人的*個問題,不知你能否回答?朱镕基先生的政治活動的能量從哪里來?你有沒有可靠的保持健康的方法? 朱镕基:你的年紀比我大五歲,但是你看起來比我年輕得多。我應該向你請教健身法,而不是你來向我請教健身法。希望到你這個年齡的時候,我能夠像你就很好了,可惜恐怕做不到,沒有你這么好。 2002年4月19日
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工商界午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 問:尊敬的總理先生,非常高興看到你。我非常喜歡中*,第*次去中*的時候才22歲,第*次在中*吃飯時感到很困難,也不習慣,后來我又去過很多次。中*人民非常喜歡土耳其人民,也非常好客。我非常愿意成為中*的公民.當然我也希望成為土耳其的公民。因為在獲取中*的簽證方面不是十分的便利,希望能發(fā)給我中*護照。 朱镕基:你這個不是經(jīng)濟方面的問題,而是政治問題。雙重*籍問題應該由雙方的外交部門來商談,我在這里不能夠回答你。你剛才說吃中*飯感到不方便,我覺得吃中*飯很方便,中*飯也很好吃,恐怕是你用筷子還不方便吧。請你學會使用筷子以后,我們再來談雙重*籍問題。 知識這東西 *先,問您三個問題:為什么要上學?學校里學的東西有什么用?學了那些東西將來有多大用? 官方的、正確的、積*向上的回答應該是:學知識;長本事;打好基礎,為將來建設祖*貢獻出自己*份力量。 是嗎?真的嗎?其實,真正的、坦白的、實事求是的回答應該是:因為孩子太多,流竄到社會上會擾民,所以搓堆兒都扔學校里,好管;基本上……沒什么太大用;頂多,只有10%有用。 各位老爸老媽別急,別以為我這么說的意思是上學學習*點兒用沒有。 舉個例子:我拿來*盤紅燒鯉魚,問您三個問題:魚腮好吃嗎?魚鰭好吃嗎?魚尾好吃嗎? 您肯定回答:不好吃。難道這就證明這條鯉魚不好吃嗎?顯然荒謬。 其實,現(xiàn)在很多人也意識到了,在學校里學習的很多東西沒什么太大的意義。 要不,為什么高考后那么多學生燒書呢?我*點兒也不反對,那書燒了*點兒都不可惜。我沒燒掉我的書,是因為想留個紀念。畢竟這輩子還沒有哪些東西被我“撫摸”過那么多遍,被弄得那么臟過! 那些東西可以稱之為“沒用”。那你該說了:“沒用學它干嘛?那不是浪費時間嗎?” 哎,那你可錯了,“沒用”不等于“浪費時間”! 我這里說的沒用,是說很多知識本身,在將來的工作、事業(yè)中也許根本用不上,但現(xiàn)階段,這些知識有別的用途,就是作為“工具”、“載體”。 上學學習的目的其實并不在于吃進去多少知識,懂得了多少學問,而應該是懂得“怎樣吃進”知識和“怎樣懂得”知識。 老師上課教授,讓學生自己看書、復習、做作業(yè)、考試……這些手段的目的都不是讓孩子非得知道這些知識,而是讓孩子親自體會接受知識、學習本領的*個過程,是讓孩子慢慢有“自學”的本領的過程。這個“過程”是*重要的,是教育的本質(zhì)目的,也是孩子將來**受用終生的。 知識浩如煙海,要學習要了解的太多太多了。就算是神仙,也不可能萬事通。既然永遠有不知道的,永遠有應該知道的,那么學習的能力就是*重要的。 試想,有兩個人,*個人所知甚少,但學習能力特強,接受和掌握新知識甚快;*個人已懂得的知識不少,但接受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弱。您覺得哪個人更有實力更有潛力?從長遠來講,哪個更能領先*步? 這是個有關“初速度”和“加速度”的問題。答案當然是第*個人,因為他可以不斷地學,不斷地掌握,不斷地超越。 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不難解釋為什么“學校里學的東西對將來沒有太大用處”。因為那些東西只是用來作為教學工具的,是培養(yǎng)能力的*個載體。它的用途主要是:讓孩子體會“把*個陌生的東西,經(jīng)過各個角度研究變成*個熟悉的東西”的過程。 這么說來,學校里的知識其實就是那么*種“東西”、*個“模型”、*個讓人擺弄的“工具”,你干嘛非要求它有用呢?! 老爸老媽或孩子不用再抱怨說什么“學校里學的東西很沒用”啦!何必這么想呢?本來就沒用嘛!用你說!? 那些*直站在學習的誤區(qū)里拼命叫喊、拼命埋怨的老爸老媽和孩子該醒醒啦,別盡干比課本里的東西還沒用的事兒。 清醒*點兒,看看我們“可愛”的教育! 我們碗里缺什么 2004年9月,聯(lián)合*兒童基金會與我*衛(wèi)生部共同發(fā)布了《中*維生素和礦物質(zhì)缺乏危害評估報告》,報告顯示:中*人雖然越吃越好,但維生素和礦物質(zhì)攝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現(xiàn)象普遍存在。 那么,我們的碗里到底缺了哪些營養(yǎng)素呢?應該如何給予彌補? *缺的三種維生素 第*位:維生素A 維生素A被稱為“明眸皓齒的維生素”,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皮膚黏膜生長,使皮膚濕潤、細嫩,令牙齒堅固;促進青少年兒童發(fā)育,增強抵抗力,減少傳染病發(fā)生。維生素A嚴重缺乏時可引起皮膚粗糙、夜盲癥以及骨質(zhì)疏松癥。 營養(yǎng)建議:維生素A雖然只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,但植物性食物含有的β-胡蘿卜素能夠在體內(nèi)變成維生素A。維生素A*豐富的來源是動物肝臟和蛋黃,尤其是羊肝、牛肝和雞肝,故推薦每月可吃*次動物肝臟。β-胡蘿卜素來源豐富,富含于黃色、橙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和水果中,如西藍花、胡蘿卜、冬寒菜、甘藍、菠菜、芹菜葉、豌豆苗、枸杞、辣椒、南瓜、紅薯、芒果、橘子等。水果中的β-胡蘿卜素比蔬菜中的利用率要高。 嬰幼兒還可食用魚肝油補充維生素A,*般人可選用強化了維生素A的植物油。 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,過量服用會中毒,因此須在專業(yè)人員指導下進行補充。 第二位:維生素D 維生素D是“強筋健骨的維生素”,它能促進小腸吸收鈣和人體骨骼正常鈣化,可以防治小兒的佝僂病和骨軟化癥,預防和治療成人的骨質(zhì)疏松癥,還可以預防癌癥、心血管病、糖尿病、牛皮癬等慢性病,增強人體免疫力。 通過多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我*大部分人群體內(nèi)普遍缺乏維生素D,尤其以生活在北方高緯度地區(qū)的居民,特別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為甚。 營養(yǎng)建議:補充維生素D的*簡單方法就是曬太陽。人的皮膚中有*種叫“7-脫氫膽固醇”的物質(zhì),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轉(zhuǎn)變?yōu)榫S生素D3(又稱膽鈣化醇),并且為人體所利用。只要定期接受足夠的陽光照射(相當于夏季中午的陽光,暴露1/4皮膚,每次15分鐘,每周3~4次即可),維生素D3就可以內(nèi)源合成,而不需要由膳食額外提供。涂抹防曬霜、皮膚顏色較深者、多云天氣、空氣污染等狀況都會影響維生素D3的合成。生活在北緯35°以上地區(qū)的人們,秋冬季節(jié)體內(nèi)幾乎沒有維生素D3產(chǎn)生,可以選擇攝入魚肝油、曬干的蘑菇等富含維生素D2的食物,也可以選擇添加了維生素D的牛奶和鈣劑。 第三位:維生素B2 維生素B2又稱“核黃素”,它作為輔酶參與體內(nèi)的能量合成和氧化還原反應。維生素B2缺乏時可累及皮膚和黏膜,引起口——眼——生殖器綜合征,表現(xiàn)為鼻唇溝、外耳、眼瞼、男性陰囊或女性大陰唇等處皮膚膚色變紅、呈鱗狀、疼痛及瘙癢,還可表現(xiàn)為口角炎、舌炎和頭發(fā)毛囊的脂溢性皮炎等。維生素B2缺乏時,視力也會下降,還容易患白內(nèi)障。補充維生素B2后,老年人的視力普遍能得到改善。 成人每天需要1.2~1.4毫克維生素B2維持身體健康,我*居民人均每天維生素B2的攝入量只有0.8毫克,遠沒達到標準。 營養(yǎng)建議:自然界維生素B2含量豐富的食物不多,比較而言動物內(nèi)臟(肝、腎、心)、鱔魚、蠶蛹、蛋黃和奶類中含量較豐富,植物性食物以大杏仁、各種蘑菇、苜蓿、枸杞及*些豆類和深色蔬菜含量較豐富。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,不能在體內(nèi)儲存,必須每日足量攝取。 *缺的三種礦物質(zhì) 第*位:鈣 鈣是人體內(nèi)含量*多的礦物質(zhì),對骨骼、牙齒發(fā)育和堅固有顯著作用。鈣缺乏可導致成人骨質(zhì)疏松癥和兒童佝僂病。人骨中的礦物含量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變化,大約在35歲左右達到頂峰(骨峰值),以后逐年下降。年輕時多補鈣,可為骨骼儲備更多營養(yǎng),建立和保持高的骨峰值,年老時受骨質(zhì)疏松癥困擾的幾率就降低。 我*居民平均每天鈣的攝入量為388.8毫克,大中城市的居民平均每天也只有510毫克,遠低于推薦的適宜攝入量800毫克/天,而青春期少年、孕婦和乳母每日鈣的需要量應在1000毫克以上。 營養(yǎng)建議:鈣是食物中分布*廣泛的營養(yǎng)素之*,但有些含鈣高的食物如芝麻醬、蝦皮等不*定能成為我們生活中鈣的主要來源;而牛奶及奶制品、大豆及所有豆類、西藍花、深綠色葉菜和堅果等都是鈣的良好來源,每天如能飲用200~500毫升牛奶或酸奶,就能攝入200~500毫克鈣。不能喝奶的鈣缺乏者,可以補充鈣片,老年人應該選擇添加了維生素D的鈣劑。補充鈣劑時可在餐中或餐后立即服用,可避免刺激胃腸,增加吸收量。 補鈣時不應同時補充鐵和鋅,以免產(chǎn)生拮抗作用影響吸收。也要少飲含磷高的碳酸飲料,以免消耗人體內(nèi)的鈣而增加患骨質(zhì)疏松病的可能性。 第二位:鐵 鐵是維持生命的主要物質(zhì),是人體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,血紅蛋白可將氧輸送到全身組織。鐵缺乏會導致缺鐵性貧血、抵抗力降低、乏力、嗜睡、注意力和運動能力下降,兒童的生長發(fā)育會受限制。 鐵和鈣是*人、特別是女性飲食中*缺乏的兩大營養(yǎng)素。我*居民鐵的平均攝入量是每天23.2毫克,雖然達到了營養(yǎng)學會的推薦標準,但主要來源于米、面及其制品,以及蔬菜和豆及豆制品,以非膽紅素鐵為主,吸收和利用的比率不高。我*居民的缺鐵性貧血患病率高達20%以上,嬰幼兒和老年人更是高達30%以上。 營養(yǎng)建議:鐵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。動物肝臟和血、畜禽肉、蛤蜊、螺肉、魚類等食物中富含膽紅素鐵,人體的吸收利用率較高;菌藻類(蘑菇、木耳、紫菜等)、黑芝麻、豆類、綠葉蔬菜及某些水果中也含鐵豐富。經(jīng)常飲用大量的紅茶和咖啡會阻礙鐵的吸收,補充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。 第三位:鋅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,它的主要功能是調(diào)節(jié)兒童生長發(fā)育,促進智力發(fā)育。缺鋅的兒童常表現(xiàn)為身材矮小、智力低下;缺鋅的孕婦容易出現(xiàn)流產(chǎn)或胎兒宮內(nèi)發(fā)育不良。鋅對維持免疫系統(tǒng)的正常發(fā)育和功能也有重要作用。 我*居民平均每天鋅的攝入量為11.3毫克,低于推薦的攝入量15毫克/天,*半以上的人攝入鋅明顯不足。 營養(yǎng)建議:貝殼類的海產(chǎn)品、瘦肉、動物內(nèi)臟都含有豐富的鋅,蘑菇(羊肚菌、口蘑、松蘑、香菇等)、堅果(山核桃、松子、黑芝麻、葵花子、西瓜子、榛子等)以及谷類胚芽和麥麩也富含鋅,但*般的植物性食物含鋅量較低。 健康電腦使用計劃 輕輕抖*抖,鼠標手不要再來騷擾我! 天天敲鍵盤、點鼠標……時間長了之后,手指關節(jié)都變得麻木起來。特別是手腕關節(jié),不僅疼痛,有時候還會腫起*個大包,不僅打字會變得困難,還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美麗指數(shù),這怎么行! 跟我*起抖抖腳,小腿放輕松。 *坐就是好幾個小時,嚴重影響了腿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不說,連脂肪都不請自來了。 1、坐在椅子上,將腿彎曲提起與胸平行,提起、放下各5次,可讓你倍感舒適。 2、順時針、逆時針轉(zhuǎn)動腳踝各10次。將腳趾并攏,彎曲向上,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。 3、腳平貼于地然后換腳,重復練習20~30次。 頸肩酸酸的?趕快*起動動“腦”! 肩膀硬得像石頭,頭沉得像鉛,沉迷于虛擬世界太久再回到現(xiàn)實世界中來,難免會有這樣的后遺癥。還等什么,趕緊活動*下吧! 1、綠茶能夠起到防輻射的作用,菊花茶也很好。能幫助防輻射的食品還有:雞蛋、牛奶、大豆、魚蝦、銀耳、巧克力以及大部分的水果和蔬菜。 2、電腦顯示器輻射*強的位置是在電腦的背部。其次是兩側,而正面是*少的。 3、使用電腦時頭部與顯示器保持*定的距離(40—60cm,大概為手臂的長度),也可以減少輻射。另外,顯示器*好在比視平線稍微低*點的位置,這樣可以避免對頸椎造成負擔。 4、選用液晶顯示器可以有效防止輻射,采用電腦防輻射屏也能起到*定的防輻射作用。 5、保證電腦周圍的空氣流通。 6、注意面部皮膚的保養(yǎng)。長期坐在電腦前會使臉部水分流失,產(chǎn)生皺紋及斑點。隔離霜就能夠在*定程度上減輕電腦對于面部皮膚的傷害,另外。用完電腦后的臉部清潔也是必不可少的。 關于電腦綜合癥 電腦顯示器是高亮度、有閃爍、帶輻射的,長時間注視,易導致臨時性近視,同時由于眨眼次數(shù)減少引發(fā)視覺疲勞,眼睛干澀、發(fā)紅,有灼熱感,劇烈時會引起嘔吐等癥狀,操作時還伴有眼瞼、額頭部位的疼痛。使用電腦時由于人們的坐姿很少有變化,持續(xù)過久容易導致腰背肌群疲勞,嚴重者可造成頸椎和腰椎勞損。操作電腦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,眼睛和手指快速頻繁運動,生理、心理都不堪重負,從而產(chǎn)生頭暈目眩、失眠多夢、神經(jīng)衰弱、機體免疫力下降。同時,長期面對電腦工作也會對人的心理產(chǎn)生*定的影響,過度上網(wǎng)容易使人產(chǎn)生社會隔離感以及沮喪、孤僻、悲觀等心理障礙,甚至誘發(fā)*些精神方面的疾病。 “電腦綜合癥”對身心帶來的傷害是“累積性”的,對其進行有效預防也應從生活點滴做起,才能避免引發(fā)更加嚴重的疾病。 溝通三態(tài)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,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心態(tài),即*長心態(tài)、成人心態(tài)和孩童心態(tài)。 有這樣*個例子:三個人合伙做生意,*后賠了,甲說:“都怨你們,沒有真本事,和你們合伙真是倒霉!”乙說:“我覺得這次賠本有幾個原因,*是我們?nèi)讼敕ú?,勁沒往*處使。二是工作上也存在*些客觀阻力。”丙說:“都是我不好,我沒干好工作,請你們原諒,我*定會改正,大*還是接著干吧。” 這段對話中,甲用長輩的口吻指責兩位同事,顯然是*種*長心態(tài);乙非常冷靜,像*個穩(wěn)重、明理的成年人,屬于成人心態(tài);丙卻像個小孩子,像做了錯事*般,*個勁地求大*原諒,正處于孩童心態(tài)。 幾乎每個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,都有過這三種心態(tài),只是比重不*而已。在生活中,我們經(jīng)常會遇到*些固定角色者。長期處于*長心態(tài)的人很喜歡批評別人,或提出建議強迫你接受,要不就是喜歡干涉別人的生活,把你當作小孩*樣照顧!敖K身孩童”是那些長期處于孩童心理的人,就算活到五六十歲,他們的言談舉止和思想行為等各方面都儼然*個小孩子。他們*般沒什么主見,凡事依賴別人的時候多,常常還不肯承擔責任,做事流于沖動,生活上需要別人照顧和呵護。在與人交往時,他們喜歡引人注意,贏得贊許。而長期處于成人心態(tài)的人喜歡純邏輯思維,他們做事非常理智,很少講感情,常被人稱“冷血”。他們在生活中*少幽默,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,與他們相處是件非常乏味的事。 在人際交往中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正處在什么心態(tài),在不同場合找出*為恰當?shù)慕巧膽B(tài)與人交往。相信,你會擁有許多的朋友,成為*個很受人歡迎的人。
|